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0份试卷合集)山东省东营邹平县高中联考2019年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10份试卷合集)山东省东营邹平县高中联考2019年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8:29:32

烷烃的一氯代物种类,取决于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先根据有机物名称判断有机物中氢原子种类,然后判断一氯代物种类,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正戊烷分子中氢原子有3种,一氯代物有3种;正己烷分子中氢原子有3种,一氯代物有3种,所以二者一氯代物数目相同,A错误;

B.新戊烷只有1种氢原子,一氯代物有1种,2-甲基丙烷有2种H原子,一氯代物有2种,B正确; C.环戊烷和乙烷都只有一种氢原子,一氯代物只有一种,C错误;

D.丙烷有2种H原子,一氯代物有2种,2,3-二甲基丁烷有2种H原子,一氯代物有2种,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等效氢的判断,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9.已知25 ℃、101 kPa下,下列反应

C(石墨) + O2(g) === CO2(g) ,燃烧1 mol C(石墨)放热393.51 kJ。 C(金刚石) + O2(g) === CO2(g),燃烧1 mol C(金刚石)放热395.41 kJ。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1 mol石墨所具有的能量比1 mol金刚石低 C. 金刚石转变成石墨是物理变化 D. 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位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C(石墨) + O2(g) === CO2(g) ,燃烧1 mol C(石墨)放热393.51 kJ。C(金刚石) + O2(g) === CO2(g),燃烧1 mol C(金刚石)放热395.41 kJ,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1 mol石墨所具有的能量比1 mol金刚石低1.9 kJ,故B正确;金刚石转变成石墨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0.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镁片较活泼,作负极 B. 铁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作负极 C. 镀锌铁和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前者较易被腐蚀

D. 将反应2Fe+Fe=3Fe设计为原电池,则可用锌片作负极,铁片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铝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而镁片与NaOH溶液不反应,所以铝作负极,A错误;

B、铁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铁发生钝化,铜能与浓硝酸反应,所以铜作负极,B正确;

3+

2+

C、镀锌铁和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前者锌铁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被腐蚀从而保护铁,而锡铁原电池,铁的活泼性强于锡,铁作负极易被腐蚀,所以后者较易被腐蚀,C错误;

D、锌片作负极,铁片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形成的原电池中,锌参与反应生成锌离子,与2Fe+Fe=3Fe的设计目标不符,应该是铁作负极,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铁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硫酸溶液中,铁做负极,铜做正极;铁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作负极,铁做正极,这说明电解质溶液性质也决定着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时需要灵活应用。 11.氮氧化铝(AlON)是一种高硬度防弹材料,可以在高温下由反应Al2O3+C+N2法合理的是

A. 上述反应中氮气作还原剂 B. 氮氧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 C. 氮氧化铝晶体中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

D. 根据氮氧化铝晶体的硬度可推断其晶体类型可能与石英相同 【答案】D 【解析】

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氮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O为-2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A.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N2为氧化剂,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B错误;C.氮氧化铝晶体中化学键应为共价键C错误;D.根据氮氧化铝晶体的硬度可推断其晶体类型应为原子晶体,D正确;故选D。 12.有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AlON+CO合成,下列有关说

3+

2+

A. X与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用来杀菌消毒 B. C极易溶于B中,溶液呈碱性 C. Y与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只含有极性键 D. A和C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

根据10电子分子可围绕常见氢化物分析,根据原子序数结合原子半径,可知Z是氢、X是氧、Y是氮,A、X与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H2O2可用来杀菌消毒,故A正确;B、C是NH3,极易溶于B——H2O中,溶液呈碱性,故B正确;C、Y与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可能是NH3只含有极性键,也可能是N2H4其中N―H是极性键,N―N是非极性键,

故C错误;D、NO和NH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C。 13.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Cl2 + H2O B.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 3NH3C. 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D. 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Fe3+ + Fe = 2Fe2+ 【答案】B 【解析】

A、次氯酸是弱电解质,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Cl2 + H2O 是弱碱,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 3NH3

3+

+

3+

2H + Cl+ClO

H2O = Al(OH)3 ↓ + 3NH4

+

+

H + Cl+HClO,故

+

+

错误;B、一水合氨

H2O = Al(OH)3 ↓ + 3NH4,故B正确;C、钠和冷水

反应:2Na+2H2O=2Na++2OH+H2↑,故C错误;D、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2Fe3+ + Fe = 3Fe2+,故D错误;故选B。

14.下列气体通入相应试剂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A、二氧化硫使氯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A错误;B、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故B正确;C、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故C正确;D、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Cl2 + H2O 氯水中含盐酸呈酸性和HClO漂白性物质,故D正确。故选A。

15.如图是批量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所用的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式为2CH3OH+3O2=2CO2+4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H+ + Cl+HClO,

气体 SO2 NH3 X Cl2 试剂 氯水 酚酞溶液 澄清石灰水 紫色石蕊试液 现象 溶液褪色 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变浑浊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结论 SO2有漂白性 氨水显碱性 X不一定是CO2 氯水中含酸性和漂白性物质

A. 左边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是甲醇 B. 每消耗3.2g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4mol C. 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D.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电子的流动方向判断燃料电池的正负极,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解答。

【详解】A. 根据电子的流向可知左边电池反应失去电子,所以左边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是甲醇,A正确;

B. 1分子氧气在反应中得到4个电子,每消耗3.2g即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B正确; C. 由于存在质子交换膜,则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C正确; D. 电池的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即反应式为:O2+4e—+4H+=2H2O,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碱性溶液的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H+;相反,酸性溶液的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OH-。另外要注意是否存在交换膜以及是不是熔融的电解质等。 16.在372K时,把0.5molN2O4 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在60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 B. 在2s时体系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 C. 在平衡时体系内含有N2O40.25mol D. 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40%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则前2 s内N2O4的浓度减少0.02mol/L÷2=0.01mol/L,则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2s=0.005mol·L-1·s-1,A错误;

B、前2s时,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是0.02 mol·L-1×5L=0.1mol,则消耗N2O4的物质的量是0.1mol÷2=0.05mol,

-+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烷烃的一氯代物种类,取决于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先根据有机物名称判断有机物中氢原子种类,然后判断一氯代物种类,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正戊烷分子中氢原子有3种,一氯代物有3种;正己烷分子中氢原子有3种,一氯代物有3种,所以二者一氯代物数目相同,A错误; B.新戊烷只有1种氢原子,一氯代物有1种,2-甲基丙烷有2种H原子,一氯代物有2种,B正确; C.环戊烷和乙烷都只有一种氢原子,一氯代物只有一种,C错误; D.丙烷有2种H原子,一氯代物有2种,2,3-二甲基丁烷有2种H原子,一氯代物有2种,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等效氢的判断,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9.已知25 ℃、101 kPa下,下列反应 C(石墨) + O2(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