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0份试卷合集)山东省东营邹平县高中联考2019年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10份试卷合集)山东省东营邹平县高中联考2019年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17:30:03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

D.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答案】A 【解析】

【详解】A.蔗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果糖为单糖,A错误; B.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为Cu,属于铜合金制品,B正确; C.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C正确; D.瓷器由黏土烧制而成,瓷器的主要原料为黏土,D正确; 答案选A。

2.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错误;

B、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I的溶液,B正确;

C、MnO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C错误;

D、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尾气Cl2,尾气Cl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D错误; 答案选B。

3.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B. 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C. 密闭容器中,2mol SO2和1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D. 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16.25g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162.5g/mol=0.1mol,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NA,A错误;

B.甲烷和乙烯均含有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含氢原子数目为2NA,B正确;

C.二氧化硫与氧气化合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则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A,C错误;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NA,D错误; 答案选B。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 溶解度:Na2CO3

分析:本题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比较问题,要求根据元素周期律,结合具体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

详解: A.碳酸钠的溶解度应该大于碳酸氢钠,实际碳酸氢钠在含钠化合物中属于溶解度相对很小的物质。选项A错误。

-

B.同周期由左向右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稳定性应该是:HCl>PH3。选项B错误。 C.C2H5OH分子中有羟基,可以形成分子间的氢键,从而提高物质的沸点。选项C正确。

D.同周期由左向右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所以碱性应该是:LiOH>Be(OH)2。选项D错误。 点睛:解决此类问题,一个是要熟悉各种常见的规律,比如元素周期律等;另外还要注意到一些反常的规律。例如:本题的选项A,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一般碳酸盐比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小,碳酸钙难溶,而碳酸氢钙可溶,但是碳酸钠却比碳酸氢钠溶解度大。此外,比如,碱金属由上向下单质密度增大,但是钾反常等等。

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分子式为C10H18O3 ②易溶于水

③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④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⑤能发生加成、取代、酯化、消去、催化氧化等反应 ⑥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 全部不正确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结合相应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①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0H16O3,①错误; ②含有碳碳双键,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难溶于水,②错误; ③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③错误;

④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相同,前者加成,后者氧化,④错误;

⑤能发生加成、取代、酯化、消去等反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不存在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⑤错误; ⑥分子中只有一个碳碳双键,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⑥错误。 答案选D。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 CO2的比例模型

C. NH4Cl的电子式为:【答案】D 【解析】

D. 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详解】A. 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A错误; B. 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则

不能表示CO2的比例模型,B错误;

C. NH4Cl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C错误;

D. Cl的原子序数是17,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答案选D。

,D正确。

7.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0.1 mol·LKI 溶液:Na、K、ClO、OH B. 0.1 mol·LFe2(SO4)3溶液:Cu、NH4 、NO3、SO4 C. 0.1 mol·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D. 0.1 mol·LNaOH溶液:Mg、Na、SO4、HCO3 【答案】B 【解析】

分析:A项,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在Fe2(SO4)3溶液中离子相互间不反应;C项,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

详解:A项,I-具有强还原性,ClO-具有强氧化性,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与ClO-不能大量共存;B项,在Fe(能大量共存;C项,CH3COO-能与H+反应生成CH3COOH,在HCl溶液中CH3COO-2SO4)3溶液中离子相互间不反应,不能大量存在;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Mg2+、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掌握离子的性质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有: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淀或气体,如题中C、D项;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A项;③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如Al与HCO3等;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与SCN等;⑤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

8.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其一氯代物的数目不相等的是 A. 正戊烷和正己烷 B. 新戊烷和2-甲基丙烷 C. 环戊烷和乙烷 D. 丙烷和2,3-二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 【分析】

3+

-3+

-?1

2+

+

2?

?

?1

2+

+

?

2?

?1

+

+

?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 D.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答案】A 【解析】 【详解】A.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