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无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7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
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3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据说下雨的时候看姑苏会更接近她的灵魂,春绵、夏暴、秋瑟、冬冷,无论哪种情行下,雨水会洗出水乡的原色,或浓或淡,或疏或密,都有着姑苏的线条和yùn( )味。 yōu( )然流淌的小河、挂着鸟笼的临水露台、带点jīn( )持感的青石板路、体态大到与小街不成比例的老树、满脸褶皱而表情淡然的阿婆,与我们温暖相遇。一场雨,让姑苏退回到时间的更深处。慢下来,人不多,独白与 níng( )望,出神或沉致,不再是一个夕日的梦。 (1)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yùn( )味 yōu( )然 jīn( )持 níng( )望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 改为 ② 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不畏浮云遮望眼, 。( 《登飞来峰》) (4)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 》)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7)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8) ,唯闻女叹息。(《木兰诗》) 3.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鹦鹉螺号上的人睡的是大叶藻做的床,穿的是贝壳类的足丝制成的衣服,他们还用墨
鱼(乌贼)的分泌物来制成墨水写字。
B.在《五猖会》一文中,我兴奋地笑着跳着,想去东关看庙会。但出发时,父亲却让我
背诵《中庸》,背不出来不许我去看庙会。
C.祥子从农村来到军阀混战的上海,省吃俭用,终于买了第三辆车,成为自食其力的上
等车夫,后来娶了虎妞。
D.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
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2)在《骆驼祥子》中,祥子送曹先生去看电影,在茶馆里碰见饿晕在地的老马和他的孙儿小马。这件事给祥子带来怎样的思想转变?(3分)
4.请为下面的新闻拟一则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本报讯(记者 姜锋)昨天晚上,第十六届文华奖决赛结果在上海揭晓,苏剧现代戏《国鼎魂》摘得文华大奖。这是继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滑稽戏《青春跑道》之后,我市专业舞台艺术作品再次荣获这一国家级政府最高奖。近年来,我市舞台艺术创作进入新时代后,正在由“高原”迈向“高峰”。
苏剧发源于苏州,多巨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昆曲、评弹并称为苏州艺坛的“三朵花”。由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创排的《国鼎魂》是江苏省参评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唯一大戏,讲诉了苏州潘氏一族保护并捐赠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描绘了华夏子孙重礼崇文、守护文脉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一曲为国护宝、九死不悔的“时代正气歌”。
第二部分(37分)
阅读下面这首六言绝句,完成5~6题.(5分)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嗔:嫌怨。②焙:用微火烘。
5.“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赏析其中的表现手法和作用。(3分)
6.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短文,完成7~9题。(10分)
①
②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失,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河中石兽》)
【乙】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恶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选自《韩非子·和氏第十三》) 【注】①相传名为卞和,春秋时楚国人。②刖:读yuè,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③薨:读hōng。
古代大臣或诸侯的死。④璞:未经加工藏有玉的石头。 7.选出对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 )(2分)
A.如是再啮:冲刷 《河中石兽》 B.宜乎众矣:应当 《爱莲说》 .. C.关山度若飞:越过 《木兰诗》 D.即更刮目相待:更加 《孙权劝学》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②王闻之,使人问其故.
9.甲乙两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甲】 【乙】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2题。(8分)
【材料一】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发现,虽然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50—59周岁人群仅占10.6%。 【材料二】
②
③
④
①
图l《厚度决定高度》(上图中也是这六个字) 图2《阅读成就梦想》 【材料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情况:
【材料四】针对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普及的现象,专家们各抒己见:
徐升国(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于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10.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 B.由“某中学学生阅读调查表”可以看出,近年来这所学校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
并且喜欢纸质阅读和喜欢数字化阅读的学生人数同步大幅增长。
C.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主要内容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很难进行深度、
长篇的阅读。
D.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阅
读的限制,是一种创新。
11.假如你是学生会宣传委员,请从材料二提供的图片中选择一幅作为学校“读书日”活动的宣传画并说明理由。(2分)
12.请根据上述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未来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发展趋势的看法。(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4分)
空 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