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电化学基础 作业
D.若去除图阴离子膜,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A. Li是活泼金属可与水反应,故A不正确; B. 当转移1mol e-时,b室中从a过来1molNa+,从
b过来1molCl-,离子数应该增加2NA个,故B不正确;C.该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是正极反应的逆反应,故C正确;D.若去除图阴离子膜,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不会发生改变,依然是阳极氢氧根离子失电子,阴极镍离子得电子,故D不正确;正确答案:C。
15.一种新的低能量电解合成1,2一二氯乙烷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装置工作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CuCl2能将C2H4还原为1,2一二氯乙烷 C.X、Y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 D.该装置总反应为CH2=CH2+2H2O+2NaCl【答案】D
【解析】A. 该装置为电解池,则工作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故A项错误;B. C2H4中C元素化合价为-2
价,ClCH2CH2Cl中C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CuCl2能将C2H4氧化为1,2一二氯乙烷,故B项错误;C. 该电解池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uCl - e + Cl= CuCl2,阳极区需要氯离子参与,则X为阴离子交换膜,而阴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 + 2e- = H2↑+ 2OH-,有阴离子生成,为保持电中性,需要电解质溶液中的钠离子,则Y为阳离子交换膜,故C项错误;D. 该装置中发生阳极首先发生反应:CuCl - e + Cl= CuCl2,生成的CuCl2再继续与C2H4反应生成1,2一二氯乙烷和CuCl,在阳极区循环利用,而阴极水中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其总反应方程式为:CH2=CH2+2H2O+2NaClClCH2CH2Cl,故D项正确;答案选D。
16.“ ZEBRA”绿色电池是新型电动汽车的理想电源,结构如图所示:隔开两极的陶瓷管作钠离子导体。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H2+2NaOH+
----
H2+2NaOH+ClCH2CH2Cl
A.放电时,Na+、Al3+均向负极移动 B.放电时,Na元素被氧化
C.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Ni+2C1-2e=NiCl2 D.该电池具有可快充、高比功率、放电持久等优点 【答案】A
【解析】A、放电为原电池装置,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说法错误;B、根据装
置图,金属钠为活泼金属,金属钠作负极,Na失电子,被氧化,故B说法正确;C、充电为电解池,根据装置图,阳极反应式为Ni+2Cl-2e=NiCl2,故C说法正确;D、根据题中信息,该电池具有可快充、高比功率、放电持久等特点,故D说法正确。
17.一种钌(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如下。电池工作时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
—
A.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I和I3浓度不断减少 C.透明导电玻璃上的电势比镀Pt导电玻璃上的电势高 D.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3I-=2Ru2++I3- 【答案】D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该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A错误;B.电池工作时,电解质
溶液中I-和I3-浓度不变,B错误;C.根据装置图可知,电子由透明导电玻璃上通过用电器转移至镀Pt
--
导电玻璃上,所以透明导电玻璃上的电势比镀Pt导电玻璃上的电势低,C错误;D.电池工作时,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I=2Ru+I3,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1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铁制品生锈、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等金属腐蚀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3+
-2+
-
A.图1中,铁钉不易被腐蚀
B.图2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C.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可以通过图3装置进行探究,Cl-由活性炭区向铝箔表面区迁移,负极反应式:
2Cl-2e=Cl2↑
D.图3装置的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 【答案】C
【解析】A.题图1中,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铁钉处于干燥环境,不易被腐蚀,A正确;B.图2中Fe、
Cu及3%的NaCl溶液构成原电池,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Fe为负极,发生反应为Fe-2e-=Fe2+,Fe2+与溶液中[Fe(CN)6]反应生成Fe3[Fe(CN)6]2蓝色沉淀,B正确;C.根据Cl的迁移方向可判断出,铝箔为负极,活性炭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负极反应式为Al-3e-+3OH-=Al(OH)3,C错误;D.图3装置中C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Al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Al-3e+3OH=Al(OH)3,故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Al2O3,产生白斑,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二、非选择题
19.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3----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向B极附近滴加铁氰化钾溶液现象是
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习惯上把该工业生产称为________ (3)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B.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C.反应很短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D.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 mol电子
(4)该小组同学认为,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
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填“A”、“B”、“C”或 “D”)________导出。
③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e= Fe 出现带有特征蓝色的沉淀 3Fe+2[Fe(CN)6]=Fe3[Fe(CN)6]2
2H+2e= H2↑ 2Cl+2H2O
+
-
--
2+
2+
3-
2OH+ H2↑+ Cl2↑ 氯碱工业 B
-
2H2O-4e- = 4H+ + O2↑ 小于 D H2O
H+ OH,H在阴极附近放电,引起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使c(OH)>c(H)
+
-
+
-
+
【解析】(1)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是原电池,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Fe2+,Fe2+遇到
铁氰化钾溶液出现带有特征蓝色的沉淀,故答案为:Fe-2e-=Fe2+;出现带有特征蓝色的沉淀;3Fe2++2[Fe(CN)6]=Fe3[Fe(CN)6]2 ;
(2)开关K与b连接,装置为电解池,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为阴极,铁不参与电解反应,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2H++2e- = H2↑;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总反应式为:2Cl-+2H2O
2OH-+ H2↑+ Cl2↑;电解过程中生成碱和氯气,又称氯碱工业;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