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专转本计算机复习重点(理论,共6章)--2015.11.13整理
传输成分(如:I/O输入和输出语句)
23.
常见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有:Fortran(数值计算、面向过程),VB(开发实用程序,面向对象),Java(面向对象、网络编程),C语言(短小精悍、面向过程、Unix),C++语言(与C兼容、面向对象),Pascal语言(语法规范、适合教学,面向过程),MatLab语言(工程计算),Ada语言(并行处理),ProLog语言(逻辑编程、人工智能),Lisp语言(符号操作、人工智能)
24. 2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3个主要特征是: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它有五个基本要素:确定性(即无二义性),有穷性(程序可以不满足、但算法必须满足此要求),能行性(即可行性),输入(个数≥0),输出(个数≥1)
26. 27. 28.
设计算法一般采用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逐步求精的方法 算法的好坏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正确性,时间代价,空间代价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指的是当问题的规模n充分大时完成该算法所需时间的数量级表示;如:某程序运行的时间特性为T(n)=2n3+3n2+2n+1,则表明该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时间与n3成正比,引入符号“O”,当n充分大时,则有T(n)≈O(n3),O(n3)称作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29. 30. 31.
算法的描述形式有多种,如: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和程序设计语言 数据结构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关数据运算 常用的数据逻辑结构有:集合,线性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列),树形结构(即层次结构),网状结构
32.
常用的数据存储结构有:顺序结构(如:数组),链接结构(如:指针、二叉树、森林、图)
33.
在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中,常用“数组”来实现“顺序”存储结构,用“指针”来实现“链接”存储结构
13 34. 35. 36.
瑞士科学家N?Wirth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数据结构+算法+程序设计语言=程序 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的源程序必须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后才能被CPU执行 理论上已经证明:求解任何问题的程序控制结构有三种:顺序、选择(即分支)、重复(即循环)
37. 翻译程序分为3类:汇编程序(专门用于翻译汇编程序的),解释程序(如:执行VFP命令语句时;逐条翻译,不生成目标程序,运行效率低,像“口译”),编译程序(如:执行VB代码时;逐过程翻译,生成目标程序,可多次执行,运行效率高,像“笔译”)
38. 计算机软件技术主要有:软件工程技术,程序设计技术,系统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
39. 40.
同一个程序在“解释方式”下的运行效率要比要“编译方式”下的运行效率“低” “并发”是指一个CPU执行多个程序时,这些程序轮流得到CPU的时间片而获得执行的机制
41. “并行”是指在含有多个CPU的计算机中,多个程序在不同的CPU上同时获得执行的机制
42. 程序的“健壮性”的含义是:当用户输入数据非法时,程序也能做出反应或进行处理,而不会因此产生莫名其妙的输出结果或中断程序的运行
43. 在硬盘格式化的时候,硬盘被划分为“引导区”、“文件分配表”(FAT,共两份,一份为备份)、“文件目录表”(FDT,也叫做根目录表)和“数据区”四个部分
第4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1.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若干台主机,数据通信链路,网络协议及网络软件
计算机组网的目的: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
3.
计算机网络按使用范围和对象分为:企业网,政府网,金融网,校园网
14 4. 计算机网络按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分为:局域网(LAN,如:校园网),城域网(MAN,如:南京-上海电信网),广域网(WAN,如:Internet因特网,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
5.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有2种:对等模式(即p-p模式,角色不固定,如:网上邻居、BT、QQ等);客户/服务器模式(即C/S模式,角色固定,如:Email,HTTP,FTP,Telnet等)
6.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有:文件服务(如:数据共享、FTP);打印服务(如:网络打印机);消息服务(如:电子邮件、聊天室、QQ、MSN);应用服务(如:运行DBMS的数据库服务器)
7.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NOS)有:Windows NT Server,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Server 2003,Unix,Linux
8. 9.
局域网的特点有:地理范围有限;专用传输介质;速度高,误码率低
局域网在逻辑上主要包括:工作站,服务器,网络打印机,网卡,传输介质,网络互连设备
10. 局域网中的每个节点(node)都有一个全球惟一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48bits,随每块网块分配,网卡的任务就是发送“帧”和接收“帧”,中包含“源计算机MAC地址”,“目的计算机MAC地址”,“传输的数据”)
11. 1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网、星型网、环形网、树型、混合型
常见的局域网有:以太网(10/100Mbps自适应网卡,以hub为中心,分为总线式(总线拓扑结构,共享带宽,广播方式通信)和交换式(星型拓扑结构,独享带宽,点到点通信));FDDI网(环形拓扑结构,主/副双环,光纤,100Mbps);WLAN(无线电波,无线网卡,无线hub,无线网桥,协议是802.11(11Mbps)和蓝牙(1Mbps,10cm-10m,适合办公室、家庭环境))
13.
专用网络(政府网、金融网、教育网)的构建方法有:电话网连接(如:ISDN);专线(如:
15 教育网);虚拟专网VPN(隧道技术)
14. 15.
电话通信采用电路交换技术;数据网络通信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即包交换)
分组交换的基本工作模式是“存储转发”,即每当交换机收到一个包后,检查该数据包的“目的地地址”,决定应该送到哪个端口进行发送
16.
路由表用来指出发送给哪台目的计算机的包应该从哪个端口转发出去;表中含有到达所有可能目的地的下一站交换机位置,而且下一站的交换机位置必须是指向目的地的最短路径
17.
我国的公用数据网有:X.25(电话线),帧中继网(光纤),ATM(异步传输模式、信元交换、光纤)
18.
局域网一般采用的网络协议有:IPX, NetBEUI,TCP/IP;广域网一般采用TCP/IP协议
19.
TCP/IP是一个协议系列,它包含了100多个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络互连协议)是其中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协议
20.
TCP/IP协议将计算机网络通信问题划分为4个层次:网络接口和硬件层(如:FDDI、ATM),网络互连层(如:IP),传输层(如:TCP、UDP),应用层(如: HTTP、FTP、SMTP、POP3、IMAP)
21.
广域网中,信息是以“包”(Packet)为单位分组转发的;IP数据报由头部和数据区([1B,64KB])组成;头部包括:版本号、源IP地址、目的地IP地址、服务类型等
22.
采用IPv4协议的IP地址使用32个二进制位,4个十进制数来表示的;IP地址=类型号+网络号+主机号
23.
IP地址分为5类,分别是
A类(首字节为:[1,126];类型号是:0;主机数是16777214台) B类(首字节为:[128,191];类型号是:10;主机数是65534台) C类(首字节为:[192,223];类型号是:110;主机数是254台)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