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届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D )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B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A )
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AC )
(四)主谓倒置
概念:也叫谓语前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例如:不仁哉!梁惠王也 。译文:梁惠王不仁! 四、板书
1、现代汉语正常语序
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 2、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用之是提宾
介词宾语中,宾语放介词前 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于……或以……结构放谓语之前。 中+之+定 定语后置 中+定+者
中+之/而+定+者 中+数量词 谓语前置 对接高考
1.翻译(2014.广东)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 答案:(道路)非常笔直、好走,用不到几日便可抵达中京,因为什么缘故要走这条路呢?
2.翻译(2013.广东)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分)
答案:如果(他们)不凭借(意译为靠也可)贩卖私盐来救活自己,一旦(他们)蜂拥聚集在一起成为盗贼,那么祸患可就严重了。 3.翻译(2012.广东)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答案:(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
4.(08.广东)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B )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3.(06.广东)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 A
君何以知燕王 B 夫子何哂由也 C
夫晋,何厌之有 D 何故而至此 相关练习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 A
何以知之? B 未之有也。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弗之怠。 答案:C
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 A
其间旦暮闻何物? B 君何以知燕王? C
莫之或止。 D 未之多见也 答案:A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 A
沛公安在?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答案: B 4.
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A君安与项伯有故? B唯余马首是瞻 C君何以知燕王? D寂寥而莫我知也 答案:A
5.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
何为其然也?
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C.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 D. 沛公安在? 答案:B
例:宾语前置句 A C D宾语前置句 B.被动句 6.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答案:D 例:判断句 A.介词结构后置句 B.被动句C.介词结构后置句D.判断句 7.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固一世之雄也。 C.非我也,岁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A A.介词结构后置句 B.判断句C.判断句 D.判断句 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妪,先大母婢也。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 C、大王来何操? D、余威震于殊俗
答案:B 例:判断句 A、介词结构后置 C、宾语前置句D介词结构后置句 9.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而耻学于师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渺渺兮于怀
D、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答案:C
A.B.D介词结构后置句C、主谓倒装 10.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是社稷之臣也。
答案:C ABD判断句. C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1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凌万顷之茫然
A、铸以为金人十二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D、以为桂林、象郡 答案:A
例:定语后置B、判断句C、省略句D、省略句 12.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金城千里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答案:D
例:介词结构后置句A、判断句B、省略句C、定语后置 13.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
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答案: D
14.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客有吹洞萧者 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也相同 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也不同 答案:A 判断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定语后置 第五课时 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 (1)承前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