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数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9修订)-附件2》 - 图文
附件2
西南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数学 基础数学 070101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 7 月 日 修订日期: 2008年 9 月8日
1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1.1, 非线性泛函分析:用泛函分析等现代工具研究Hamilton系统和椭圆边值问题 1 泛函分析 1.2, 算子理论:研究算子半群理论,及以算子半群为工具研究无穷维随机方程、无穷维代数学 2 随机动力系统。 2.1, 半群代数理论:研究“典型CR半群”和“有限生成自由半群” 2.2有限群论:研究抽象结构、群的数量结构及其应用 整体微分几何(积分几何):研究几何元素(集)的整体性质,研究凸体,几何不等式。具有实质性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用动力系统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学和医学数学模型的动力学性态 李扬荣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唐春雷(博导) 郭聿琦(博导) 陈贵云(博导) 周家足(博导) 3 几何学 4 动力系统及生物数学 王稳地(博导)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具有坚实宽广的数学理论基础,在基础数学学科的某个方向上掌握系统的专门理论知识、技术与方法,并且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理论研究能力,在科学或专门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 本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将有能力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相关单位从事基础数学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工作。 学制:全日制博士生3~6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共16学分 其中 必修: 12 学分 选修: 4 学分 2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开课学期 1 1 1 1 1 1 1 1 1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4 1-6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备 注 方式 考试 考试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公0100000001 第一外国语 共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专课 0100000002 家系列讲座) 平台0107010111 现代数学选讲 必课 修0107010121 非线性分析 课 0107010122 典型CR半群及其广义 专0107010123 非线性动力系统 业0107010124 群论 课 0107010125 齐性空间积分几何 0107010126 算子半群与发展方程 0107010151 变分学 0107010152 非线性微分方程 0107010153 半群簇与语言流 0107010154 稳定性与分枝理论 0107010155 生物数学模型 选 修 课 0107010156 有限群表示理论 0107010157 李型单群 0107010158 黎曼几何 0107010159 凸体理论 0107010160 几何不等式 0107010161 微分流形 0107010162 无穷维随机方程 0107010163 无穷维随机动力系统 其他相关理论课程自选 100 3 研究生院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40 40 8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3 研究生院 3 博士导师组 3 唐春雷 3 郭聿琦 3 王稳地 3 陈贵云 3 周家足 3 李扬荣 2 唐春雷 2 唐春雷 4 郭聿琦 2 王稳地 2 王稳地 2 陈贵云等 2 陈贵云等 2 周家足 2 周家足 2 周家足 2 姚纯清 2 李扬荣 2 李扬荣 2 方向导师 2 考试 考试 方向1.1 考试 方向2.1 考试 方向4 考试 方向2.2 考试 方向3 考试 方向1.2 考查 方向1.1 考查 方向1.1 考查 方向2.1 考查 方向4 考查 方向4 考查 方向2.2 考查 方向2.2 考查 方向3 考查 方向3 考查 方向3 考查 方向3 考查 方向1.2 考查 方向1.2 学术活动(至少10次), 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活动并做至少2次学术报告 必修综合考试 环节 论文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2 提交学术报告册,导师签字,学院核查 不计学分,评定考试成绩后,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一份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2 4 3
同等学力考生补修 泛函分析 群论基础 拓扑学 微分几何学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课程 不计学分 注 1、平台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1-2门,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
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2-3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 1、学术活动(前沿讲座课、学术研讨、学术报告)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 数学研究所举办的“数学讲座”(星期五下午), 其他经主管院长批准的正式学术报告。 由导师组织的定期举行的讨论班。 寒假、暑假期间举行的“特别数学讲座”。 2、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学习期间博士研究生至少参加10次学术报告,每次要交学术心得或评论。参加一次至二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或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完成两次学术报告。 有关“特别数学讲座”的要求另行制定。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