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四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四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四 一、考点梳理:
考点1: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1)资源配置有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2)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考点2: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1)市场调节的作用
市场调节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一方面,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会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市场调节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考点3: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1)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
置资源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国家应该健全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道德规范等以规范市场行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考点4: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也叫“根本标志”)。
第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第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考点5: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1)宏观调控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首要目标(首要目标不同于主要目标),四个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2)宏观调控的手段
第一,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第二,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
第三,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调整经济活动。 总之,国家宏观调控,应当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 考点6: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本世纪头二十年,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考点7: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考点8: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考点9:说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考点10: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 含义: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考点11:了解跨国公司的作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