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课标通用)总复习素养全练2光现象试题
答案:A
解析:“白日不到处”,就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5.(2018·浙江嘉兴中考)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树木在水中倒影,是因为来自岸上树木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才能观察到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故B正确。
16.(2018·安徽模拟)下列描述的现象或仪器的原理与“倒影”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夏日的树荫 B.雨后的彩虹 C.近视的矫正 D.潜艇的潜望镜 答案:D
解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夏日的树荫,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A错误;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解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B错误;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因潜望镜内部装有平面镜,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正确。
17.(2018·安徽合肥一模)如图所示,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a和b的像重叠在一起的情形,其眼睛应放在 A.通过a、b的直线上 B.通过a、b像的直线上 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 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 答案:B
( )
5
解析:当a、b两大头针反射的光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它们在平面镜中的像点也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人眼应在以ba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方向观察大头针,如图所示。所以眼睛应在通过a、b像的直线上观察大头针。 18.
(2018·安徽模拟)如图所示,用玻璃棱镜进行光的色散的实验,因为玻璃对不同的色光偏折程度不同,所以会造成白光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若一束光由红光和紫光组成,当它从空气射向空气与水的交界面MN时,在界面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次反射和折射的是( )
答案:A
解析:红光和紫光射在界面MN上都会发生反射,由于入射角相等,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它们的反射角相等,所以红光和紫光的反射光线重合,故CD错误。
由题图可知,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可知,红光和紫光斜射入水中时,紫光的偏折程度大,则紫光更靠近法线,故A正确,B错误。
能力提升
19.(2018·内蒙古包头中考)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他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在实验中,把蜡烛放在距离玻璃板30 cm处,它的像到蜡烛的距离是 cm,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
6
(3)小明走近实验楼的自动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 (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60 不变 (3)不随
解析:(1)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观察到像和代替蜡烛A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距可知,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30cm,那么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等于30cm,所以蜡烛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的距离是60c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可知,蜡烛不管是远离玻璃板还是靠近玻璃板,蜡烛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3)玻璃门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虚像不在玻璃门上,所以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不随门平移。
20.(2018·湖南岳阳中考)在“走进西藏”活动中,小明对藏民用面积很大的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烧水(如图甲)很好奇。于是他用不锈钢汤勺的内表面当作凹面镜,将平行光正对准“凹面镜”照射,光路如图乙。
(1)使用太阳灶烧水时,水壶应放在图乙中的 (选填“a”“b”或“c”)点。
(2)小明还观察到收集微弱电视信号的“卫星锅”(如图丙)也有类似结构。你认为“卫星锅”凹形锅面应选用对电视信号有很强 (选填“反射”或“吸收”)性能的材料。
答案:(1)b (2)反射
解析:(1)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水壶应放在焦点位置,故应放在图乙中的b点;
(2)“卫星锅”能收集微弱电视信号,故“卫星锅”凹形锅面应选用对电视信号有很强反射性能的材料。
21.(2018·广西中考)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 。(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1 2 3 ∠i 30° 45° 50°
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
∠r 30° 45° 50° OF (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7
(3)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4)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答案:(1)入射角 (2)等于 远离 (3)不能 同一 (4)漫反射
解析:(1)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
(2)由表中数据可知,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角也增大,故光线OF远离直线ON。
(3)当两块硬纸板在一个平面内时,可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将硬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后,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4)粗糙纸板反射的光线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见,所以光照到上面是发生了漫反射。 22.(2018·安徽合肥一模)如图甲,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身高为h的人自路灯的正下方经过,看到自己头部的影子正好在自己脚下。如图乙,如果人以不变的速度v匀速向前走,由A到B,则人头部的影子由C运动到D。证明:人头部影子的速度为。
-
?导学号97404002?
证明如图,△OAB和△OCD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则有:
- ①;
因为人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人的头也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AB=vt
将②式代入①式,得:
②
CD=×vt;
由于v是不变的,因此人的影子从C点到D点的过程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人头部影子的速度为。
- -
-
?导学号97404003?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