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途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途径分析
作者:李四光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05期
[摘要]合作经济组织对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对策是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宣传培训和试点示范、建立健全运行机制、走产权制度改革与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农村经济;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产权改革
[作者简介]李四光,中共原阳县委党校,研究方向:三农经济理论与实践,河南原阳,453000 [中图分类号] F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5-0005-0002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集体土地拥有所有权,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个体制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实践表明,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是建立农村自主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探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一、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一)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合作组织对发展现代农业、保持农村改革开放成果和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有重要作用。围绕流通、经营和金融领域,合作组织能为一家一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以及资金调剂、商品流通、原料生产、采购、加工、经销、产品销售等多方面服务,巩固农村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农村合作者能通过向社会呼吁,增强农产品保护意识,避免价格波动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另外,合作组织充当经营法定代理人,为农户提供资产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和有序竞争。 (二)自主管理农村经济
合作组织是自上而下的团体,发挥政府职能代理人的作用,分担了大量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也是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合作组织作为农民的联合体,必须为社员素质的提高而努力。农业结构的调整、科技的转化、技术的普及、生产经营与管理水准的提高,都离不开社员素质的提高。目前,在农村劳动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小学学历者占总劳动力比例较高。这种现状,不适应今后农业的设施化、机械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的要求。
(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模式
合作制的内容非常广泛,合作组织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有可能会创造出合作组织的更多模式,带动农村社会的全面、深入发展。 二、新形势下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面临的挑战 (一)政府政策与我国农村基本情况脱节
在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民参加了一个以上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农民1/3 以上的生产资料是通过合作社采购的,1/3 以上的农产品是通过合作社加工和销售的。与国际上相比,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以及农户参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占总农户的比重仍然很低。鉴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我国各级政府都积极地制定了各种政策措施来促进和保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健康发展。但是,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仍然没有被很好地推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政策的实施和推进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程度不一致。在一些情况下,政府的促进政策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反倒抑制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农民自发自主自愿组成的,不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民间行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首先是农民自发建立的组织,是农民“自救”的一种形式。这就决定了我国多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成立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草根性”特征。也正是这样,我国的很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当地“能人”或村干部发起的,依靠的是家族或村落的亲缘和地缘关系。在这种组织中没有章程,或者只有简单的章程,大部分是一些口头的或者不成文的规定。但是它们仍然能很好的运转,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国农村的基本国情而产生的。
(二)农村传统意识对合作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社会蕴含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民的文化意识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意识形态,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在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文化中萌芽。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这与传统文化对农村的影响有一定关系。在一些农村,农民解决村中事务以及纠纷靠的是在村中的权威、声望。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道德、舆论以及周围的社会网络的约束。在一些公司加农户型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常常会出现农户违反合约的现象,而公司又由于监督成本太高而无法控制农户的投机行为。这也是一些公司加农户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无法正常运行的原因。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户规避风险的意愿要大于其获取更多收益的意愿。农民作为弱势群体,抵御风险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尤其是一些单靠农业获得收入的农民,更是如此。由于农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