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二十第六单元基因的本质和表达第2课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新人教
教学资料范本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二十第六单元基因的本质和表达第2课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新人教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 / 10 【精品资料欢迎惠存】 【20xx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二十第六单元基因的本质和表达第2课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新人教版 (3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xx·上海高考)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用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 10对碱基(A有6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 ( ) A.58 B.78 C.82 D.88 【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的连接方式,碱基对的连接方式。 (2)隐含信息:A-T对含2个氢键,G-C对含3个氢键。 【解析】选C。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需要2个订书钉,20个脱氧核苷酸总共需要40个订书钉;一条DNA单链需要9个订书钉连接10个脱氧核苷酸,两条链共需要18个订书钉;A-T之间有2个氢键,G-C之间有3个氢键,已知A有6个,则可知有6个A-T,4个G-C,双链间的氢键数共有6×2+4×3=24个。总共需要订书钉40+18+24=82个。 2.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 ) 【解析】选D。A项,从五碳糖和磷酸基团的形态和位置可判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不是反向平行的,错误;B项,A与T之间的氢键应该是两个而不是三个,错误;C项,含氮碱基(C)与脱氧核糖连接位置不正确,且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错误。 【方法技巧】“三看法”判断DNA分子结构的正误 (1)一看:外侧链成键位置是否正确,正确的成键位置为一分子脱氧核糖的5号碳原子上的磷酸基团与相邻脱氧核糖的3号碳原子之间。 2 / 10 【精品资料欢迎惠存】 (2)二看:外侧链是否反向平行。 (3)三看:内侧链碱基配对是否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有无“同配”、“错配”现象。 3.(20xx·绵阳模拟)下图所示DNA分子片段中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可作用于形成①处的化学键,解旋酶作用于③处 B.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C.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则无法确定整个DNA分子中T的含量 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 【解析】选C。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均作用于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A项正确;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项正确;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则整个DNA分子中G+C的含量也是56%,则整个DNA分子中T的含量为(1-56%)/2=22%, C项错误;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由于所用原料均含有15N,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 D项正确。 4.假如一个DNA分子含有1 000个碱基对(P只是32P),将这个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 ) A.减少1 500 C.增加1 000 B.增加1 500 D.减少1 000 【解析】选A。每个碱基对应一个脱氧核苷酸,含1个磷酸基团,即1个磷原子。复制两次后形成4个DNA分子,8条单链,其中两条含32P,6条含31P,因而相对分子质量共减少 6 000,每个DNA分子平均减少1 500。 5.如图所示,给以适宜的条件各试管均有产物生成,则能生成DNA的试管是 ( ) 3 / 10 【精品资料欢迎惠存】 A.a和d B.b和c C.只有b D.只有c 【解析】选A。DNA可通过DNA复制和逆转录形成。所以形成DNA的条件是4种脱氧核苷酸、ATP、酶、模板(DNA两条链);或4种脱氧核苷酸、ATP、酶、模板(mRNA)。 6.(20xx·邵阳模拟)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正常细胞分裂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14120358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核DNA分子数可能为N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为N C.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解析】选D。将经3H充分标记DNA的细胞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进行两次细胞分裂,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复制结束时,每个DNA分子均有一条链含3H,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是4N,2N被标记,2N未被标记,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时,由于染色体分配是随机的,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0~2N,A正确;若进行减数分裂,DNA只复制1次,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子细胞的N条染色体都被标记,B正确;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因为DNA只复制1次,所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D错误。 【易错提醒】 (1)由于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故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其双链DNA所带的放射性状况应由每条染色体如何移动决定,不可将所有染色体的移动“统一”看待。 4 / 10 【精品资料欢迎惠存】(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