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化学九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 B.t2℃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3℃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少 D.由t3℃降温到t1℃,甲的饱和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多 2.500mL水中约含有1.67×1025个水分子,这说明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很小
3.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B.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 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快慢 4.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中含O3分子
B.过氧乙酸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 C.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5.下图所表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6.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CO2(HCl):通过NaOH溶液后用浓硫酸干燥 B 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MnO2(KC1):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KNO3溶液(KCl):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7.“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 组成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性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石灰水反应;都) 质 C 用途 危害 能燃烧等.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B.B C.C D.D D A.A 8.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钢是很纯的铁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
C.隔绝空气和水可以防止铁生锈 D.被腐蚀的铁制品应该加以回收
9.厨师炒菜时常常打开火炉旁边的鼓风机,其目的是( ) A.升高温度 C.提供可燃性气体
A.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B.提供充足的氧气 D.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
10.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C.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填充灯泡以延长寿命 11.下列气体属于空气的成分,但通常不用作保护气的是 A.氧气 的化合价为 A.+ 2价
B.+5价
C.+6价
D.+7价
1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B.氮气
C.稀有气体
D.臭氧
12.“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K2Cr2O7中Cr元素
A.倾倒液体物质 B. 加热液体物质
C.加入固体粉末 D.读取液体体积
14.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在锁孔中放入少量铅笔芯的粉末,能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B.用纯碱和醋作用,生成的气体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C.用盐酸、澄清石灰水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D.通过尝食盐水的味道,可判断食盐水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1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兔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二、多选题
16.“千足金”是含金量千分数不小于999的最高纯度称谓。如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金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7 C.金原子中的质子数是79 D.金元素的原子中粒子总数为276
17.21世纪是钛的世纪。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艺流程所使用的钛白粉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反应Ⅱ可获得海绵钛,化学方程式为TiCl4+Mg800?CTi+MgCl2 C.该工艺流程中,氯气和镁可以循环使用 D.分解MgCl2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三、推断题
18.A、B、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A、E为固体,D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⑤______;⑥______。
(3)己知A和D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四、流程题
19.以某矿渣[主要成分为Ca(OH)2和CaCO3]为原料制备KClO3的流程如下:
(1)打浆混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过程控制矿渣过量,在75℃左右进行。氯化时存在Cl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CaCl2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_________置换反应(选填“属于”“不属于”); 其中Ca(ClO)2进一步转化为Ca(ClO3)2。 (3)氯化时矿渣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CaCO3、Ca(OH)2填化学式)。
(5)已知: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KCl固体可将Ca(ClO3)2转化为KClO3,若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冷却结晶。 五、实验题
20.实验室需要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50g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需水的体积为_______;
(2)C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使用______添加水。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4)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_____。
(5)若在操作中将氯化钠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则实际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那么所配制得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填“偏小”“偏大”“不变”)。
(6)在上述配制的50g11%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0g15%的氯化钠溶液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六、计算题
21.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将足量稀盐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