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铁路轨道与修理精品课程方案11.19 - 图文
任务一:检查单开道岔 任务二:全面检查提速道岔 项目三 道岔维修 任务三:道岔拨道 任务四:道岔起道 任务五:道岔改道 任务六:整正道岔附带曲线 任务一:无缝线路拨道作业 项目四 无缝线路维修 任务二:无缝线路起道作业 任务三:无缝线路捣固作业 任务四:无缝线路改道作业 任务一:使用信号迎车 任务二: 施工防护标准用语 项目五 线路故障处理 任务三: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 任务四: 移动减速信号防护 任务五:处理临时线路故障 任务六:断轨处理 任务七:胀轨跑道的处理 合计 37个任务 234 42 28 44 2、教材及相关资料
采用铁道出版社出版的专业规划教材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项目化课程教材,课程团队通过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成立了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组,对教材编写进行多次研讨,编写适应企业应用需求和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项目化课程教材。教程的编写突破了传统教程的撰写模式,以“够用、适用、实用”为原则,以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模式组织教程内容,突出实际应用技能、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的理实一体化的教程。
在教材的选用上,坚持所选和所编教材具有鲜明的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具体遵循:
(1)紧密结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跟随新技术的发展,将新技术、新设备、新规范、新方法、新工艺及
13
时更新编入到教材中。
(3)着眼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出发,注重与其他专业教材内容、难易程度的衔接,使所选、所编的整套教材达到最优组合。
现采用的教材有:铁路职业教育铁道部规划教材《铁路轨道与修理》,以及
图7 《铁路轨道与修理》教材
由乌鲁木齐铁路局职工教育中心组织的,学校李金花老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编写的乌鲁木齐铁路局主要运输岗位全员培训教材《线路工》。
14
乌鲁木齐铁路局主要运输岗位全员培训教材 《线路工》 乌鲁木齐铁路局
图8 培训教材
4、自编实训指导书
通过在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工务段现场调研,并参照本课程的课程标准与线路工岗位职业标准,本专业骨干教师计划编写符合站段现场需求的实训项目指导书,该书已经申请学校立项,并且进行了分工,计划在2013年6月结题。
5、专业网络教学资源
课程团队针对网络课程教学需要,结合学校示范校数字化网络平台的建设,通过广泛收集和自行编制等方式,不断整合完善课程教学资源,目前本课程网站正在内容的进一步充实完善中,建设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教学录像、习题自测、案例库、教学大纲、学习指南、电子教材、实践实训项目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交流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具体上网的课程资源和时间安排如下:
(1)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2013.1~2013.12年:课程基本信息、试题库; 2014.1~2014.12年:本课程全程电子课件;
15
2015.1~2015.12:其他教学资源。 (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2013.1~2013.12年:完成《铁路轨道与修理》全部授课录像上网; 2014.1~2014.12年:试行《铁路轨道与修理》全部授课录像上网教学; 2015.1~2015.12年:完成《铁路轨道与修理》全部授课录像上网教学。 (3)主要发布资源有:
课程概况:课程标准、主讲教师介绍。
实践教学:实习教学录像两人(李金花、鱼月琴)。 习题练习:课后作业、习题与参考答案、模拟试卷。 教学课件:《铁路轨道与修理》全程电子课件。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项目导向,知识和技能融入工作任务实践的教学模式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课程实施项目教学,将课程知识融于项目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构建真实工作环境
与哈密工务段、哈密桥梁厂等企业合作,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创建真实的学习与工作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技能。
3、采取过程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构建以能力考核为中心、以过程考核为基础的考核评价体系。由企业和课程团队共同制定考核标准,以工作岗位能力作为考核依据,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子项目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及完成任务的质量综合考虑总评成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针对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团队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实训设备,采取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教学法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