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邮电大学信通院2009级数字电路跑马灯及数码管滚动显示实验报告 - 图文
ii)波形分析
为了使仿真结果便于打印,这里修改了count_FLAG值上限为6,也即在一个大的计数周期内,只扫描一遍(实际实现时需要动态扫描多次,如同实验任务1,产生稳定显示,只需把count_FLAG值加大即可)。由波形可见,随着大计数周期的增加,依次产生012345-123450-234501-345012-450123-501234-012345 ??,这样便实现了循环移位。当清零信号为0时,控制数码管是否点亮的信号全为1,实现了让数码管全部熄灭的目标。实验室实测时,加大count_FLAG值为100,观察到稳定持续的周期循环移位的数码显示,完成实验任务。
(3) 向左滚动,用全灭的数码管填充右边,直至全部变灭,然后再依次从右边一个一个地点亮。状态为:012345-12345X-2345XX-345XXX-45XXXX-5XXXXX-XXXXXX-XXXXX0-XXXX01-XXX012-XX0123-X01234-012345,其中’X’表示数码管不显示。 i)仿真波形
ii)与前一实验类似,为了使仿真结果便于打印,这里修改了count_FLAG值上限为12,也即在一个大的计数周期内,扫描两遍。由波形可见,随着大计数周期的增加,依次产生012345-12345X-2345XX-345XXX-45XXXX-5XXXXX-XXXXXX-XXXXX0-XXXX01-XXX012-XX0123-X01234-012345??(其中’X’表示数码管不显示)。这样便实现了循环移位。当清零信号为0时,控制数码管是否点亮的信号全为1,实现了让数码管全部熄灭的目标。实验室实测时,加大count_FLAG值上限为100,观察到稳定持续的周期循环移位的数码显示,完成实验任务。
7.故障及问题分析
(1)第一次将程序下载到电路板上调试时,看到的效果是数码管被轮流点亮,并依次显示0、1、2、3、4、5,检查程序发现是分频器的分频系数设置得太大了,故将分频系数修改为100,就实现了稳定地同时显示0~5这6个数字的目标。向左循环滚动的程序中的大周期一开始也是将计数模值设置地太大,导致很久才开始滚动,后来将模值改到100,效果就比较明显了。 (2)数码向左滚动后用全灭的数码管填充右边的程序一开始下载到电路板上,出现的结果是用“0”填充右边,检查程序后发现,默认填充值被设置成了“0”的字型码,将其修改为全灭的数码管需要的字型码后,就实现了该程序的功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