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温铁军:世纪之交的三农问题

温铁军:世纪之交的三农问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6:53:43

量进入资本市场是要拿超额利润的。在这样一种不规范的投资条件之下,你怎么能让农业增加投资,这是怎么可能呢?再加上如果它这个投资增加了,而其它要素不能相应的去优化配置,那么导致什么呢?成本上升了。而当我们看到这几年长期农产品价格低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是天花板价格的封顶。什么叫\天花板价格\?国际市场价格。我们大家都说现在农民没有种粮积极性,说农民弃耕撂荒,要想办法解决农民弃耕撂荒的问题,怎么想办法,怎么解决?你这个粮食价格让农民种粮食,农民不种了,为什么呢?价格上不去,成本在往上涨。九十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农业硬成本上涨百分之十,涨到什么程度呢?甚至涨到我们农业按基本产品,就是按主粮产品算,我们的基本农产品的成本价格甚至某些时段上高于\天花板\,就是地板价格高于天花板。这是非常荒谬一个的现象,怎么能让地板高于天花板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进行农产品贸易呢?因此我们挑战的第二个观点就是中国是不是一个农业大国?很多人一说中国地大物博,我们是农业大国。我们说非也,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而非农业大国。

我们有几点来证伪中国不是农业大国。什么呢?第一,我的人均农产品的产量,无论是粮、棉、油、肉、菜、蛋,全都接近于世界平均线,我们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很低。像美国,尽管它是工业大国、科技大国、资本大国,但他同样也是农业大国,因为他的人均农产品的产量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中国)这个国家农业的总产量你来算,它可能是非常高的,所以人们说中国是农业大国,其实我们说

9

不是,因为按人均算它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在很多品种上它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说我们的农业商品量非常低,比如说,我们以农业主产品为例,以粮食为例,常年看,平均的农业商品率,就是粮食率多少呢?30%几,不到40%,哪个农业大国它的商品率这么低呢?美国农民他种粮食他吃自己的粮食吗?他买面包吃。因为他的粮食全部进仓,然后就有加工的厂商把他买走了,他再买面粉回来才能烤面包,对不对啊。他不会自己去磨麦子吧。所以他的商品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美国农民他也不吃自己养的猪,不吃自己养的牛,他不宰杀嘛。对不对啊。我们呢,百分之七十左右,是自给自足部分。当然这个统计上问题很多了,咱们不多说,但是就现在公布的统计数据看,我们的商品率按主产品算,也才是30%几,当它不能商品化的时候,它怎么能够叫做一个农业大国呢。所以就从这两个方面看,我们不能说中国是农业大国。

所以我们第一个证伪的就是中国不能简单的照搬农业经济科学的一般原理来,解释我们的农村经济现象。第二我们不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是个农民大国。因此我们反过来再说,为什么叫\三农问题\,英文我们把它翻译成three dimensional rural issues,什么意思呢?就是它是三维的农村问题,是三维的,也就是你立体的去看,看中国的农村问题,如果我们只简单的,一维的去看,那你就是投入产出,供给需求,那就是一个纵轴一个横轴就解决了,那如果三维的去看,那你看到了我们刚才所说的,因为我们的农民人口众多,当然于是很

10

多人就开始跟我们讨论了,你说农民人口众多,那为什么我们不加快城市化,为什么不在工业化加快的同时去加快城市化呢?你如果解释不了这个问题,我们的理论是站不住的,我们提出的观点是站不住的。 那我们告诉他,中国因为处于别的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的工业化之后才工业化起步的这样一种地位,所以它一上来就上的是重工业,又是在战争环境之中,我们五十年代初的时候周边地缘环境非常险恶,战争环境之中,一上来就是重工业,重工业一上就是资本增密、技术增密、排除劳动,这是重工业特点。因此中国不可能随着自己的工业化,就是工业产值占的比重的提高,来带动农业就业人口向非农的转移,所以客观上我们没有随着工业化带动农村的城市化,没有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因此,直到我们几乎完成工业化,到现在工业占绝对比重,我们农业大概只占15%以下,在这样一种条件之下,农业人口仍然占将近70%,68%点几。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你不是一个做了几百年的工业化国家,你不过才,1950年、1951年,咱们从\一五\计划算起吧,\一五\之前中国有什么工业呢?比如北京有什么呀?\石景山制铁所\,是日本留下来的。除此之外,我们麻子剪刀、大串糖葫芦,那叫工业吗?就是作坊嘛。现在你看这个国家整个工业化水平多高,但因为他是这样一个特殊的,这样一种一上来就是以重工业拉动的这样一个工业化过程,它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路那样,随着工业化带动农民的分工就业,然后带动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少、非常少的比例,比如美国只占3%、日本大概不到

11

10%,所以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国家这样一说有五亿农业劳动力。这不可比嘛,所以我们说这是第一个情况。

那有人说,为什么不能通过现在加快城市化,来更多的转移农村人口呢?我们说,尽管我们已经搞了五十年的工业化,平均转移农业人口,五十年我们转移了15%。那我们再往今后再数五十年,我们就算加快一倍,我们说不往五十年算,我们按2020、2030算,因为讲人口学的人都会说,2020、2030年是中国人口最高峰。到那时候中国的人口是十六点几亿。我们到那时候就算加快城市化,农业人口转移以后占总数的一半,我们十六点几亿人口的时候农业人口转移到一半,我们还剩多少呢?八亿多农业人口现在我们多少呢?八亿七千万,到那时候八亿四千万,差多少,差几千万人口,绝对的数你还是没有减(下去),还是八亿多农民人口嘛,还是人均不过一亩来地,户均不过是四、五亩、五、六亩地,这怎么能够形成现在人们所说的规模农业,那么在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基础上,我们能够把刚才我所说的那些问题解决得了吗?因此,经济学讲(预测)三年、五年的就算是远景了,你讲三十年的那几乎都是不可信了,所以我们只讲大的概念,三十年之后,尽管你可以转移50%的农业人口,你仍然会有八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农村的人地关系不可能根本改变,因此农村可能还是这样一个小农经济。

所以刚才主持人阿忆问我说,你当年插队的,你现在又搞农村政策这么多年,你觉得到底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吗?我说这个变化是肯定有的,大家生活好了嘛,对吧。土地产出率提高了,投入增加了,

12

搜索更多关于: 温铁军:世纪之交的三农问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量进入资本市场是要拿超额利润的。在这样一种不规范的投资条件之下,你怎么能让农业增加投资,这是怎么可能呢?再加上如果它这个投资增加了,而其它要素不能相应的去优化配置,那么导致什么呢?成本上升了。而当我们看到这几年长期农产品价格低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是天花板价格的封顶。什么叫\天花板价格\?国际市场价格。我们大家都说现在农民没有种粮积极性,说农民弃耕撂荒,要想办法解决农民弃耕撂荒的问题,怎么想办法,怎么解决?你这个粮食价格让农民种粮食,农民不种了,为什么呢?价格上不去,成本在往上涨。九十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农业硬成本上涨百分之十,涨到什么程度呢?甚至涨到我们农业按基本产品,就是按主粮产品算,我们的基本农产品的成本价格甚至某些时段上高于\天花板\,就是地板价格高于天花板。这是非常荒谬一个的现象,怎么能让地板高于天花板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进行农产品贸易呢?因此我们挑战的第二个观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