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2017年物理二模试卷(宝山区)

上海市2017年物理二模试卷(宝山区)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9:26:42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⑴ 23.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和“ 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都使用弹簧⑵ 的方向上进行零点校正。图13所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且在测量前要在沿_____

⑷ ⑶ 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它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_。

24.“测定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探究⑸ ;多次测量的意义_______⑹ 。⑺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移动光屏找像时,要保持光具座上__________的位置⑻ 上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不变,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

图13

25.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分别为(f1=8厘米、 f2=10厘米、f3=15厘米)的三个凸透镜、同一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先后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步骤和操作均正确,并将每次实验测得的物距u、像距v、所成像与发光物大小比较的结果等分别记录在表一、二、三中。

表一(f2=8厘米)

实验 物距u 像距v 成像 序号 (厘米) 1 2 3 4 16.0 24.0 30.0 60.0 (厘米) 情况 16.0 12.0 11.0 9.2 等大 缩小 缩小 缩小 表二(f1=10厘米)

实验 物距u 像距v 成像 序号 (厘米) 5 6 7 8 20.0 30.0 50.0 60.0 (厘米) 情况 20.0 15.0 12.5 12.0 等大 缩小 缩小 缩小 表三(f3=15厘米)

实验 物距u 像距v 成像 序号 (厘米) 9 10 11 12 30.0 45.0 50.0 60.0 (厘米) 情况 30.0 22.5 21.4 20.0 等大 缩小 缩小 缩小 ⑴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与4)或(5与6与7与8)或(9与10与11与12)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⑼ 。 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_______

⑽ ⑵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增加而增大。

⑶ 进一步分析比较各表中的数据,寻找物距、像距与成像大小的联系,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3、4、6、7、8、10、11、12,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缩小的实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⑾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9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________ 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5 页 共 9 页

26.小张同学利用电源(若干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待测电阻Rx,电流表、电压表(只有0~3伏档完好)、滑动变阻器R′(标有“20Ω 2A”字样)电键及导线若干。实验中,小张先按图14(a)正确连接电路,且将滑片移至最右端后闭合电键,两电表示数如图14(b)所示;

(a)

图14

V P Rx R′ A S (b)

⒀ 伏,电流______⒁ 安。 ⑴电压表示数为_____

⑵通过计算说明电源是用多少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张向左稍稍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就达3伏。为了利用这些元件实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请你为他设计一个继续测量的可行方案,并说明操作的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根据你设计的方案,小张完成三组数据的测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待测电阻Rx的阻值(精确到0.1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 页 共 9 页

小张的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电阻(欧) 1 2 3 ? ? ? ? ? ? 15.0 15.3 15.1

上海市2017年物理二模试卷(宝山区)

答案要点和评分参考 2017.04

题 号 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 共16分 1.B。 2.C。 3.B。 4.A。 5.C。 6.B。 7.D。 8.C。 (每题2分) 9.(1)串联; (2)电; (3)111。 10.(4)静摩擦; (5)运动状态; (6)变小。 11.(7)热; (8)热传递; (9)2.1×104。 二、填空题 共24分 说明:除第16小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2.(10)0.6; (11)36; (12)10。 13.(13)2.5×103千克每立方米;(14)10; (15) 39.2。 14.(16)运动; (17)2; (18)6。 15.(19)R1; (20)短路。 16.(21)强度相同的不同单色光都具有改变物体内能的本领; (22)强度相同的不同单色光改变物体内能的本领不同,红色光改变物体内能的本领最强;。 17.虚象 1分 、对称1 分,共2分 三、作图题 18.力的作用线1分、垂直1分、用括号表示线段和符号l1分,共3分。 共7分 19.滑动变阻器与小灯并联1分,移动滑片能改变电流表示数1分,共2分。 ⑴ 因为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推力和摩擦力作用,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f=F=30牛。(摩擦力的四、计算题 共22分 20. 说明:单位7分 错总扣1分。 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反,为水平向右。) (理由1分,大小1分,方向1分,共3分) ⑵ W=F×S=30牛×10米=300焦; (公式1分,过程和结果1分) ⑶ P=300焦W = =20瓦。 t15秒(公式1分,过程和结果1分) 第 7 页 共 9 页

(1)ρA=50千克mA==2.5×103千克/米3; -232?10米VA (公式1分,过程1分,结果1分,共计3分) (2)p液=21. 9分 G液200牛==5×103帕; -22S容器4?10米54 (公式1分,过程1分,结果1分,共计3分) (3) p液=ρ液gh液=ρ液g×hA ∵ pA=ρAghA 且p液=1pA; 2 ∴ρ液=22ρA=×2.5×103千克/米3=1×103千克/米3 55 (公式1分,过程1分,结果1分,共计3分) ⑴∵闭合电键,R1与R2串联, ∴I1=I2=I=0.4安,U1=U-U2=6伏-2伏=4伏; ∴R1=4伏U1==10欧 0.4安I1(公式1分,过程1分,结果1分,共计3分) (2)P2=U2×I2=2伏×0.4安=0.8瓦; (公式1分,过程1分,结果1分,共计3分) 22. 9分 ?U1(3)P2′=U2′×I2′=(6伏-U1′)×I1′=(6伏-U1′)×10欧=0.8瓦 ∴ U1′=4伏(即为原电压值),或U1′=2伏; ∴U2′=(U-U1′)=(6伏-2伏)=4伏, ?U12伏 ∴I2′=I1′===0.2安, R110欧?4伏U2R2′===20欧。 ?0.2安I2故选择R5替换R2,R2消耗的电功率与原先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 (U2′值1分,I2′值1分,R2′值1分,共计3分) 第 8 页 共 9 页

23.4分 (1)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2)力;(3)0~5牛;(4)0.2牛。

24.4分 (5)相同;(6)不同;(7)发光物和凸透镜;(8)光屏上的像。 (9)减小; 25. 4分 (10)(3、6、9)或(5、11)或(4、8、12); (11)物距大于像距; (12)物距等于像距。 (13)2.7; (14)0.18; (15)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20欧; 五、实验题 共18分 ∵Rx与R′串联, ∴I′=Ix=0.18安, U′=I′ R′=0.18安×20欧=3.6伏 ∴U=Ux+U′=2.7伏+3.6伏=6.3伏 ∴n=26.除第(16)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计6分 6.3伏=4节 1.5伏/节(16)将电压表并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测取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用电源电压减去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便是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但要注意,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不能为最大值,因为此刻它两端的电压为3.3伏,大于电压表所能测的最大电压(3伏)。 (其他方案合理给分) (17)Rx= Rx1?Rx2?Rx315.0欧?15.3欧?15.1欧==15.1欧。 33

第 9 页 共 9 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⑴ 23.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和“ 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都使用弹簧⑵ 的方向上进行零点校正。图13所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且在测量前要在沿_____⑷ ⑶ 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它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_。 24.“测定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探究⑸ ;多次测量的意义_______⑹ 。⑺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移动光屏找像时,要保持光具座上__________的位置⑻ 上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不变,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图13 25.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